Schedule

13:30-16:10shareAI-Lab 创始人

Kode - 从模型演进看下一代 Agent 应用开发

解析Claude Code Agent设计,从问答模型到行动链模型看不同模型范式下的AI应用工程范式,以及下一代Agent的工程开发心智。

14:00-14:30

Spec驱动开发者新范式:Qoder演进与最佳实践

Spec驱动开发不仅是效率的提升,更是开发者核心竞争力的升级。它迫使我们将思考聚焦于设计、逻辑与边界,而非琐碎的语法。拥抱Qoder这一新范式,掌握撰写黄金Spec的最佳实践,意味着我们正从一个被工具定义的“码农”,蜕变为用智慧定义工具的“架构师”。这不仅是技术的演进,更是一场关于开发者自我定义的深刻变革。 本次分享,将深度解读 Qoder 在Quest模式设计的理念、思考与功能演示,以及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。

14:30-15:00

CodeBuddy:人机协作下的规约编程范式与工程效能革新 —— 从 SpecKit / OpenSpec 到 AI Coding 的开源实践与未来展望

一、从代码生成到工程协作:AI 开发的新阶段 AI 编程进入“上下文协作”阶段,挑战从写代码转向理解工程语义。 人机协作的关键不再是智能度,而是共享规则与约束的能力。 CodeBuddy 提出以“规约(Spec)”为核心的人机协作接口,让 AI 能参与完整的工程流程。 二、规约编程在开源生态中的落地实践:SpecKit × OpenSpec × CodeBuddy 产设研 IDE 开源社区正在通过规约化推进协作标准化与知识结构化。 SpecKit(GitHub 官方)与 OpenSpec(社区主导)的异同与协同价值。 CodeBuddy 如何基于这些规约框架构建 AI 可理解的上下文模型,实现从需求 → 代码 → 验证的自动化闭环。 三、工程效能革新与智能协作的未来展望 规约编程带来的提效路径:可验证、可复用、可演化的工程体系。 人机共创工作流的演进:从 AI Pair Programmer 到 Autonomous Contributor。 展望:以 Spec 为协作语言的智能工程生态,将成为开源创新与 AI Coding 的新底座。

15:00-15:30

文心快码智能化Coding Agent实践

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蓬勃兴起,各行各业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人工智能的浪潮,智能编码作为落地最快和效果最佳的场景,受到了广泛的关注。多年沉淀中,智能代码助手不断演进,研发工程师的智能编码需求也不断升级,关注重点从早期的补全,变成了预测改写以及代码智能体等。 当前行业的智能编码助手都在不约而同的向编码智能体方向发展,研发行为在逐渐向对话式编程靠拢。用户只需要输入需求,智能体就能够独立思考、拆解并执行完整任务,是当前阶段最先进的形态。 本次分享将结合百度在智能研发领域的深刻洞察、创新解决方案及丰富实践案例,剖析智能编码助手及编码智能体的上下文理解、工具链调用等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。

15:30-16:00

MoonBit 的工程实践:从游戏引擎到矢列演算

本讲将带领大家探索基于 MoonBit 的两项工程实践:游戏引擎和矢列演算。 第一部分介绍 Selene, 一个使用 MoonBit 编写的开源 2D 游戏引擎。Selene 最初为 MGPIC 2025(MoonBit 全球编程创新挑战赛)游戏赛道选手提供入门支持,采用数据驱动与模块化设计,天然适配 AI 代码生成,使开发者能够轻松构建创意游戏原型。Selene 不仅具备出色的扩展性,还能实现高效的运行性能,从而充分展示了 MoonBit 在工程实践中的潜力。 在第二部分,我们将从编译器设计的角度重新审视矢列演算(Sequent Calculus)与计算之间的联系,展示如何将逻辑推理结构映射到程序控制流中。通过在 MoonBit 中的原型实现,我们尝试用简洁的理论构建功能强大的中间表示,探索一种以逻辑为核心的“取巧”编译器设计思路。

16:00-16:40

圆桌讨论:插件、IDE、CLI,5 问 AI Coding 工程化

圆桌讨论:插件、IDE、CLI,5 问 AI Coding 工程化
©开源中国(OSChina.NET) 北京奥思研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5119063号